2012.09.11「宗教團體法草案」公聽會
宗教團體法草案 10月報政院審查
全國宗教聯合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朱武獻今天說,宗教團體法草案應「先求有再求好」;內政部說,草案預計10月底報行政院審查。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林佳龍、李俊俋下午在立法院舉行「宗教團體法」草案公聽會。
朱武獻表示,宗教團體法草案精神是「高度服務,低度管理」,希望參考日本「宗教法人法」精神,讓宗教團體成為「宗教法人」,享免繳所得稅、地價稅、房屋稅及土地增值稅等優惠。
他說,內政部應針對目前有高度共識的部分先立法,先求有再求好,不要奢求所有東西都包進來。
前內政部中部辦公室副主任范國廣表示,現行監督寺廟條例是民國18年訂定,無法適應現在社會需要。宗教團體法作為特別法,相關稅制優惠應直接明定免稅。
台北市道教會理事長林水勝說,宗教團體法草案要維護宗教健全發展,但宗教是很特殊的專業,「宗教人士」也應有嚴謹宗教教育與相關審核標準,非自由心證,避免宗教團體法草案成為包庇宗教不法行為的惡法。
李俊俋表示,如果宗教團體法是太過「特別」的特別法,排除其他法令規範,引來的反彈一定更大,推動立法過程更辛苦。推動立法是希望為宗教界取得法律地位,系統性推動個人宗教信仰,不是藉這部法解決所有個案問題。
內政部民政司副司長林清淇說,內政部擬定的宗教團體法草案預計10月底報行政院院會審查,內政部也非常期待法案儘速完成。
2012.08.01「本土語言教育公聽會」
「本土語言教育公聽會」新聞稿
民進黨立委吳秉叡、李俊俋於八月一日舉行「探討本土語言教育問題」公聽會,多位學者專家批評,國中小的台語教學品質低落問題,許多學生其實根本沒學到多少台語。台灣母語教師協會理事長黃修仁建議,應編預算專款專用,「沒有專款專用,只會淪為形式」。李俊俋表示,應讓本土語言教師師資檢定法制化,五年之內讓所有本土語言師資完成認證。
與會的台灣母語聯盟理事長李勤岸等人表示,母語教育推動十年,但每週僅授課一小時,成效不佳,根本無法讓母語教育生根。此外,閩南語師資不需認證,只要三十六小時研習就能授課,師資素質下滑。
李勤岸表示,教育部要提振母語教育,「做得到要先做」。他建議恢復閩南語師資認證、母語課一週至少二堂,並籌設專責機構處理國家語言事務,才算重視母語教育。
教育部國民教育司副司長鄭來長說,母語課程時數變更需修正課綱,現階段有困難,但會列入下階段課綱修正討論。他建議,重視母語教育的學校可利用晨間、社團或課後加強母語教學,再申請補助經費。
黃修仁表示,母語教育「愈走愈回頭」,教育部提供的經費愈來愈少,讓地方政府推動台語教學無以為繼,母語教學的經費嚴重不足,使得教學品質、教材、師資都嚴重受影響。他建議應編預算專款專用,「沒有專款專用,只會淪為形式」。
李俊俋表示,為了提升本土語言的教學品質,他要求教育部應儘速修訂相關法規,讓台語師資檢定法制化;同時建立中小學台語教學評鑑機制,督促校內執行台語教學的成效。
2012.05.09「十二年國教」公聽會
《12年國教座談》家長憂超額比序 反增負擔
立委李俊俋昨天邀集嘉義市教育界、家長代表舉行十二年國教公聽會,與會家長、老師都質疑,目前學校均質化、小班制都未落實,十二年國教恐怕只將問題延伸到高中,超額比序細項未謹慎訂定,反而造成家長、學生更多負擔。會議由李俊俋主持,與會者有教育部中部教育司長張明文、嘉義市公立高中職、教師、家長代表等十一人。
嘉義女中校長鄭勝文認為特色招生條件太嚴苛,將會選擇全部免試入學,而他也擔憂超額比序會因城鄉差距而變調。
家長、教師代表也擔憂,超額比序恐成為學生競賽、技藝、擔任幹部等惡性競爭,例如擔任志工服務滿幾小時為門檻,學生反而要利用假日當志工,喪失提倡品德的初衷,也造成家長、學生的壓力。而小班制、學校均質化應徹底落實,否則超額招收、城鄉差距等問題會繼續存在。另外,嘉商代表以今年嘉女免試申請入學名額爭議為例,要兼顧學生就近入學,又要讓學生適性發展恐有執行難度。